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9:36:00
近日,“3岁女童脱发
眼神呆滞被查出铊中毒”一事
引发关注
据报道,家属称3岁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孩子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被确诊为急性铊中毒。
5月9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病例是去年的病例,女童去年已痊愈出院。据其了解,女童是湖南人,常住在山东,去年4月左右出现脱发等症状,到该院门诊就医。
经过相关毒物检测,发现该女童血铊、尿铊值均超标,治疗约一个月后,女童痊愈出院。为查明中毒原因,医院建议家属报警,“通过家属的反馈,山东警方确定是人为投毒”。至于更多具体情况,因涉及患者隐私,院方无法对外透露。
该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公布此案例是希望进行科普
以便尽早识别中毒症状
对此,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于昨天(5月9日)发布情况说明
↓↓↓
我院5月7日发布《3岁女童大量脱发确诊“铊中毒”,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科普文章,由于编辑失误,将去年的病例时间误写为“近日”,2025年我院并没有收治铊中毒患者。现将稿件中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4年4月4日,患儿罗某因肢体乏力、脱发十余天,其家属从山东带到我院中毒医学科门诊就诊。根据检测结果显示,患儿血铊、尿铊均超标,诊断为“急性铊中毒”。经治疗,患儿于2024年4月17日治愈出院。患儿随母亲长期居住在山东,病发地也在山东,确诊后家属向山东公安部门报警,山东警方予以立案调查。据家属反馈,经警方调查取证,该案件确认为投毒案件并已结案。
在此,我院专家提醒:铊中毒治疗并不困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铊中毒患者可完全康复;因此铊中毒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后续,我院将进一步提高科普信息发布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严谨、更高质量的科普信息服务。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2025年5月9日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赖燕介绍,铊的元素符号是Tl,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铅、汞同属“重金属家族”。1861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通过光谱仪发现它时,被其翠绿色的火焰惊艳,以希腊语“θαλλός(thallos嫩芽)”命名。
铊的物理特性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如蜡,常温下暴露空气迅速氧化变灰。铊离子(Tl⁺)与人体必需的钾离子(K⁺)大小电荷相似,铊能够有效地模仿钾元素,取代身体各部位中的钾。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铊的成人致死量仅10~15 mg/kg,毒性高于砒霜。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铊吗?
↓↓↓
赖燕介绍,有这些途径会让人们接触到这一剧毒物质:
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例如误食矿区附近的野菜(如荠菜、灰灰菜、蕨菜等容易富集铊)、被污染的井水、河水(工业废水排放可能导致铊污染)等。
职业或工业接触。在高温加工铊盐的生产环境中,毫无防护设备的条件下徒手作业,大量吸入含铊蒸汽。
人为投毒也是接触方式的一种——因其无色无味,容易被混入食物中。
铊中毒48小时内被称为潜伏期,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以及少见的腹泻,通常在摄入毒物数小时内发生,也可发生心动过速、高血压和胸痛。2天到2周为进展期,四肢如“万针穿刺”、肌肉无力,常被当作吉兰-巴雷综合征;突发脱发(毛囊坏死)是典型标志;手掌和足底红斑样改变,色素沉着过度伴湿疹样皮肤改变;部分病例发生急性肾损伤、肝毒性、贫血等。2-3周后为晚期,视神经萎缩伴视力丧失、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智力异常、记忆障碍、焦虑及抑郁等。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新闻坊综合中国新闻周刊、潇湘晨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编辑:许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