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培育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宁波市政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6:37:00    

“90后”的浙江宁波慈溪市政协委员戚军洋是个新时代的“田秀才”,回乡接棒杨梅种植的他,经过11年的坚持,带动周边千余户农民把杨梅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乡村需要那些愿意扎根、有技能、有情怀的人。要重内生、强支撑,打通‘新农人’成长通道。”5月20日,戚军洋在宁波市政协围绕大力培育“新农人”主题召开的委员月谈会上,与多位扎根乡村的委员、“新农人”、行业专家以及市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新农人”培育对策建议。

慈溪是宁波“农创客”工作先行地,在慈溪市政协主席陈杰峰看来,要让“新农人”轻装上阵,真正实现从身份焦虑到职业自信的跨越。创业平台建设是吸引青年回乡发展的关键因素,平台引才,让“新农人”发展有舞台;导向育才,让“新农人”从业有信心。通过系统性平台建设,让更多年轻人扎根田野、施展才华也是市政协委员、象山柑橘博览园负责人韩东道思考的问题。在一门心思培育优良品种,带领大家一起种橘子、卖橘子的日子里,韩东道发现很多橘农年龄偏大,标准化种植技术跟不上,橘子品质受限,种植意识和模式有待转变。会上,他提出,通过农业宜机化改造、构建数字化农业生态等举措,打造“新农人”就业平台;采取“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参与”的模式,在县乡两级设立“新农人”创业孵化园区,构建“新农人”创业孵化体系;组建“新农人”创新专家库、建设田间实验室等产学研协同平台。

宁波市政协委员陈忠法关注更多的是构建新型教育培训体系,助力“新农人”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问题。针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服务模式以完成政府部门委托的培训任务为主,主动参与设计和深度融合乡村振兴的空间有待拓展,本地“新农人”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他建议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精准对接“三农”需求,建设高效务实的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数字化培训平台,真正让技术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精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新农人’参与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完善‘新农人’职业身份认定,提升农业从业认同感。”

“大力扶持‘新农人’领航‘农业﹢’新赛道,推动农旅融合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一条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了副市长徐强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徐强表示,“新农人”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具有年龄结构新、知识更新快的显著特点,要树立科技兴农的导向,完善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通过技术迭代升级与经营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能与产业支撑。

持续3小时的头脑风暴,为宁波高质量建设“新农人”队伍提供了多元且前瞻的思路。据悉,宁波已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全市人才振兴总体规划,制定了《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百名“浙农英才”、千名“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现代“新农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乡村人才工作体系。


记者:鲍蔓华
通讯员:王小俊
文字编辑:罗韦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
培育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宁波市政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5-24 16:37:00
60余国外宾齐聚云南:中国为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范例
2025-05-23 13:55:00
大悟:从田间到餐桌的私人定制蔬菜,你值得拥有
2025-05-23 11:32:00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运行三个月 超50万辆新能源汽车投保
2025-05-21 18:04:00
时政微视频丨瞰河南
2025-05-19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