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8 10:40:07
时序三九,小雪不期而至。昨夜里纷纷扬扬落了一夜,窗外,白皑皑的雪笼罩了小院蔷薇、桂树、凌霄所有的花卉……
外面一片寂静,与之相隔的室内却是暖和的。居家读书,正好。
读《庄子-列御寇》篇。
鲁哀公问乎颜阖曰:“吾以仲尼为贞干,国其有瘳乎?”
——鲁哀公问颜阖道:“我想任命仲尼为辅相,国家可治理吗?”
身为鲁国的贤人颜阖立即回道:“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辞,以支为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危险呀,实在是危险啊!仲尼喜欢粉饰装扮,追求和讲究虚伪的言辞,把枝节看做是要旨,矫饰怡情夸示民众,既不明智,也不诚信。
读毕,不由得感慨唏嘘。古人如此在国家治理上的睿智,大概也没有想到2000年后的今天,竟然仍会有所谓仲尼之人及仲尼之徒还在所做虚伪矫饰、沽名钓誉之事,且比比皆是,花样叠出。
据新华社报道,甘肃天水市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被通报:一期年运营成本4千万,收入仅160万,二期工程资金投入不到位,实际进度过半。如此荒唐项目为何能上马?新华社评论:原因或许是复杂的,但政绩观出了问题是根源。当今有些地方执政主要领导嘴上喊着“为人民服务”、“创建国家级精神文明城市”、“城市亮化工程”等等,其实心里及行动全是想的和做的虚伪矫饰、沽名钓誉的事,整日为自己上高位、露大脸,出政绩琢磨,真正的目的是早日升官。
无独有偶,我知道一个地方性区域国企,经过七十多年的几代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在市区及各个县建立了自己的固定经营场所,企业也有了一些资金盈余,即使是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只要利用好自己的场所、人员等优势,开展一些转型,做些与主业经营范围相关连的事,生存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一些当地主要执政者以优化发展,创建文明城市为名,采取各种手段,将这一家国企的经营场所用土地置换的方式,责令全部搬离城市中心或繁华之地(事实上,土地的价值是不对等的)。如今,这一家企业资金枯竭,更无转型的条件,面临着一步步颓势境况。
读史使人明智,用古人之例看今人所做之事,亦如一面镜子可鉴这种虚伪矫饰、沽名钓誉的事是多么的荒唐,甚至无耻。这种结果必然对社会及人的自然本性产生一种伤害,如此一往,已将使整个社会道德之诚信沦丧。
难怪颜阖又曰:“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宜汝与,予颐与,误而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