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9:00:00
日前,自治区审计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针对《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被审计单位认真履行整改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审计机关扎实履行督促检查责任,重大问题整改总体进展顺利,审计整改取得较好成效。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30个立行立改类问题均已按期完成整改,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共整改问题金额43.25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7项,追责问责30余人。
据了解,针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我区按项逐条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深入剖析原因、研究整改举措、明确完成时限。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照问题清单“点面结合”推进整改,针对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组织开展行业治理、完善制度机制。
在全面整改过程中,自治区审计厅逐个审核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按照既定的整改方案和计划,认真抓好整改,确保如期整改到位。在专项整改中,该厅联合五部门出台《关于健全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工作流程》,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人大监督贯通协同,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在重点督办中,联合纪检监察机关出台规范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工作的意见,修订移送问题线索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移送问题线索行为,确保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移送必移送”,查办力度和反馈时效明显提升。
“从这次审计整改工作中可以看到,审计整改工作权威进一步树立、效率进一步提升、成效进一步彰显。”自治区审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贺兰县包银高铁“沙湖站无法及时投入使用”问题后,贺兰县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各项手续、优化建设工期,保障了沙湖站按期投入运营;自治区医保局将报告反映的医疗机构通过过度检查、过度诊疗等方式多收诊疗费等问题纳入全区2024年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违规事项检查清单,在全区范围内整改相关问题,扩大了审计监督效果。
“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将严格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切实履行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责任和督促检查责任,采取有力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后续整改工作,确保所有问题按期销号。”自治区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日报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