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9:00
本报讯 5月21日,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国创会”)国际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院在京共同主办5·21国际茶日主题活动。活动以“焕新 开放 共生”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茶文化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协同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以茶为媒与中国结缘,在茶文化中“读懂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卡塔尔、新加坡、阿塞拜疆、科威特、约旦等10余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参加。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茶艺表演、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主题沙龙、圆桌对话等环节。活动中,大使夫人们体验到了宋代点茶的精巧,惊叹于茶百戏中的东方雅韵,也通过深度的思想交流了解了茶的前世今生、茶文化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从而进一步“读懂中国”。
嘉宾们在品尝茶点
国创会副会长王晓鸣表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在于“和”——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和衷共济的共赢精神。“如今,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我们促进茶文化与各个国家文化共生、与经济发展共生,这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一种当代文明观的生动诠释。”王晓鸣说,国创会将进一步搭建起茶文化交流平台,让世界在茶叶中看见中国的开放包容,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领略中国的独特魅力。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夫人玛丽亚姆·马哈茂德表示,作为跨越国界、承载着文明故事的饮品,茶促成了世界友人的相聚,也深化了对彼此的理解。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对此,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院长王白娟从“三茶统筹”的角度,分享了我国茶业的发展脉络。她介绍,我国茶产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超过2000年。进入21世纪,我国茶园面积已达336万公顷,茶叶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出口至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10年茶叶出口单价提升了47%,反映出中国茶正从“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
茶文化方面,我国以中医的独特视角阐释茶的健康功效,西医则从现代科学的视角解析茶的保健成分,小小一片茶叶联通了东方与西方,搭建起对话的桥梁。当前,全球茶叶年消费量超过600万吨,这种全球共同的饮品选择,正成为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茶科技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体系。例如,种植环节,我国已建成234万亩有机认证茶园,生物防治技术使农药使用量减少了40%;加工环节,传统工艺不断改进升级,新式茶饮开发取得突破,冷萃技术、冻干工艺与超微粉碎技术等让茶叶实现跨界融合,进入了更多消费场景;消费环节,电商平台、智能茶柜、区块链溯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反向指导生产端调整产品结构,形成“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全球每10杯茶中有4杯源自中国茶树。” 王白娟说,这种古老的饮品,正在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方式连接世界,不断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所产生的价值,该节日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国创会副秘书长胡伟介绍,国际茶日文化交流活动是国创会读懂中国品牌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举办四届。活动以茶为媒、以茶叙事,在全球范围内搭建更广阔的茶文化交流平台,让中国好茶走向世界,向世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今年,该活动被纳入文旅部2025年“茶和天下”·雅集活动框架。
(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