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5岁程序员凌晨倒在厕所,长期熬夜竟致脑梗!“喝水都要练习半个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12:31:00    

凌晨两点,35岁的程序员老林(化名)像往常一样熬夜写代码后准备洗个澡。刚走进洗手间,他忽然感到眼前发黑,整个人扑倒在地上,半边身体怎么都动不了,嘴巴张了几次,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妻子听见动静跑来,只见他眼神呆滞,口角歪斜,连名字都说不清。妻子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黄晓松主任医师说:“这是脑梗,得立刻溶栓。”

脑梗,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本质上是“脑子的血管堵了”。正常的脑组织一刻都离不开血液供应,如果某段血管突然被血栓堵住了,远端的神经细胞就会像“断电”一样迅速坏死,甚至导致永久性残疾。越早开通血管,救回的脑细胞就越多。就像城市主干道忽然塌了,一分钟都不能等。

黄晓松主任医师分析:老林的情况非常典型,他身体胖、应酬多、抽烟、喝酒、长期熬夜、动得少,虽然年纪轻,但“体检从来不过关”,每年公司查出血脂高、血压偏高,他都一笑而过,“还年轻呢,不碍事。”而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脑子反应快着呢,哪像我爸那样老年痴呆。”

然而,脑子真的不是“熬得住”的地方。它的血管极细、极脆弱,尤其在压力大、代谢紊乱的状态下,极容易形成斑块,一旦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哪怕只堵住几分钟,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很多人误以为脑梗只会发生在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上,其实近年来中青年发病的比例正在悄悄上升。像老林这样的人,身体早已拉响了警报:头晕、说话不利索、手脚偶尔发麻,甚至只是平衡感下降、打字变慢,都是可能的信号。但遗憾的是,我们太容易忽视这些“不疼不痒”的症状,直到真的“躺下了”才追悔莫及。

幸而抢救及时,老林被送到医院后在黄金时间内完成了静脉溶栓治疗,后期还进行了血管造影和康复训练,幸运地保住了大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可这次“倒下”的代价,也让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左手,连喝水都要练习半个月。“我原以为中风是退休以后才要担心的事。”在病床上,老林后悔莫及。

黄晓松主任医师提醒: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预防脑梗,从年轻开始。不管您现在有没有症状,只要长期处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状态,抽烟喝酒多、熬夜严重、缺乏运动,就已经走在“堵”的路上了。如果您已经有轻微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语言含糊,哪怕只是几分钟也别大意。及时去医院做颅脑影像检查、心脑血管评估,很多严重的脑梗死其实都可以提前发现、提前干预。

通讯员赵益贞 罗丹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相关文章
35岁程序员凌晨倒在厕所,长期熬夜竟致脑梗!“喝水都要练习半个月”
2025-08-25 12:31:00
脸上的鲜红斑痣会导致眼盲
2025-07-16 17:17:00
连续2天熬夜做这事!19岁小伙心跳呼吸骤停、呈濒死状态
2025-07-08 17:23:00
总把空调设低温?当心冷中暑
2025-07-06 16:56:00
【视频】暖心!苏州77岁“送考奶奶”坚持第十三年高考送考
2025-06-07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