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4:36:00
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在全球超豪华品牌市场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宾利汽车凭借独特的战略布局与市场策略稳步前行。近日,宾利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Frank - Steffen Walliser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深入阐述了品牌对市场趋势的研判、电动化转型成果、本土化创新举措等关键议题,同时透露了宾利在产品布局、市场预期等方面的重要规划,展现出其在超豪华汽车领域的坚守与进取。
Frank - Steffen Walliser表示,宾利汽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革新我们的产品周期计划。今年,宾利汽车针对新车型的研发投入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绝大部分资金聚焦于纯电动车型的研发。
据他透露,在位于英国克鲁的总部工厂,宾利汽车正在推进一项为期十年、资金总额达30亿欧元的投资。作为品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宾利汽车正在全面推动这座拥有85年历史的工厂向纯电动车型生产的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规划方面,宾利明确了清晰的电动化路径。首款纯电动宾利车型预计于 2027 年引入中国市场。
穿越转型“深水区”
《中国经营报》:2024年全球的超豪华品牌市场都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你怎样评价这样的趋势,预计还会持续多久?
Frank-Steffen Walliser:总体而言,放眼全球,当前的市场表现与2021年、2022年的峰值相比的确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较为明显,欧洲市场则相对平稳。
虽然整体市场下行压力对宾利汽车的总体销量数字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品牌在超豪华汽车细分市场的份额仍呈现上升趋势。
我认为市场下行的趋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从2021年、2022年市场呈现十分积极的表现,到如今出现回调。我们都清楚,周期性的经济肯定会迎来复苏,我们也期待着全球重要市场的经济重新回归向上周期,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经营报》:你怎样评价宾利汽车去年全球的销量表现,新的一年有怎样的计划?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汽车仍保持在中国超豪华汽车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我们也将积极致力于保持这一良好态势,不断推出满足中国客户至高期待的新车型,并对产品提供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升级在内的本地化举措或服务,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中国经营报》:宾利汽车的电动化转型战略成果如何?请你介绍一下首款纯电动宾利车型目前的进展情况。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汽车基于全球客户对插电混动车型的积极反馈调整了商业战略,最新发布的“Beyond100+”商业战略将宾利插电混动车型的生命周期从2030年延长至2035年。
首款纯电动宾利车型预计于2027年引入中国市场。该车将会是一款更加紧凑的全新SUV车型,开创全新的细分市场。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几周之前我已经在雪地路况下试驾了这款新车,体验非常好。
《中国经营报》:未来宾利汽车是否可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再度进行战略的调整?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汽车会定期评估品牌的商业战略、产品组合,以及所提供的动力系统和技术情况等,当然我们也会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具体需求进行必要调整。但是汽车行业向来着眼长远,一款车型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3—4年,所以我们无法进行即时频繁的战略调整,但如有必要,我们肯定会进行适时调整。
《中国经营报》:根据计划,宾利品牌在未来十年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插混或纯电车型。针对如此大规模的电动化产品更替,宾利汽车做好了哪些准备?在研发投入、实施改造等方面,目前的进度如何?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汽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革新我们的产品周期计划。
针对位于英国克鲁的总部工厂,目前,宾利汽车正在推进一项为期十年、资金总额达30亿欧元的投资。作为品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宾利汽车正在全面推动这座拥有85年历史的工厂向纯电动车型生产的转型。
今年,宾利汽车针对新车型的研发投入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绝大部分资金聚焦于纯电动车型的研发。
《中国经营报》:新技术的发展是否会让宾利汽车感到一些压力?作为超豪华品牌,你认为宾利品牌的灵魂所在是什么?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品牌始终密切关注汽车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鉴于宾利客户也看重其他方面的价值元素,宾利品牌在应用最新科技的速度上并未感到压力。
但这绝不意味着宾利品牌不采用新技术,而是需要审慎评估哪些创新技术真正契合宾利品牌基因,哪些创新技术真正符合宾利客户的需求和期待。
对于能够承载宾利品牌DNA的前沿技术,我们必将付诸实践,将其融入产品之中。宾利雅度版车型所搭载的专注舒适愉悦出行的先进科技,就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解码”中国市场
《中国经营报》:你对于今年的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怎么看?对于宾利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有怎样的预期?
Frank-Steffen Walliser:目前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仍处于收缩状态,但宾利汽车在这一细分市场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且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呈现积极态势。这得益于我们强大的在华经销商网络,以及宾利汽车中国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预期2025年不会出现明显回升。因此,宾利汽车将与中国团队紧密协作,谨慎控制供需平衡。
《中国经营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跨国公司以中国为中心的本土开发越来越重要。宾利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创新方面有怎样的策略?
Frank-Steffen Walliser:总体而言,宾利汽车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产品,而非单一市场。我们会尽可能地与本地技术伙伴合作,根据区域市场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兼顾全球市场的反馈与需求。
宾利品牌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动态,它们目前正在切实推动着全球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
宾利汽车也一直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但我们会仔细评估以明确哪些技术适用于满足区域市场的需求,哪些技术能应用于全球。
《中国经营报》:宾利汽车在上海车展的亮点是什么?你履新后首次参加上海车展,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Frank-Steffen Walliser:宾利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有两大亮点,首先是搭载新款高性能混动系统的车型全球首次公开亮相。我们预计这款V8性能混动系统将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宾利客户的广泛欢迎。其次是宾利汽车展台上亮相的全雅度版车型阵容,雅度版车型专注舒适愉悦的出行体验。
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宾利品牌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与大家分享品牌最新力作。中国是宾利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上海车展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在这里,我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市场的热情,也真切地感受到宾至如归,宾利汽车中国团队精心筹备此次参展,从展台搭建到细节呈现,为大家展现宾利品牌的至高标准。
《中国经营报》:你观察到中国宾利客户的人群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品牌的决策?
Frank-Steffen Walliser:从全球范围来看,宾利汽车在中国拥有最为年轻的客户群体,女性车主占比也最高。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并研究中国宾利客户的特定需求。
例如,宾利汽车全新车载应用系统“My Bentley App Studio”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本土化开发,中国客户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车辆及第三方应用程序直接下载安装至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实现与中国数字生态系统无缝衔接。
未来,宾利品牌也将持续聆听客户的具体需求,并对产品进行必要的针对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