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6:31:00
五月的鲜花,为青年而绽放。奋进的梦想,因青春而激昂。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工委组织部联合武汉经开区团委聚焦“135”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氢能、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取出一批杰出“车谷新青年”代表。这些青年先锋,既是“中国车谷”加速迈进“世界车谷”的探路者,更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破壁人”。他们用科技创新的加速度诠释着新时代五四精神,以青年智慧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吴笕筠:以“埋头专研”书写亮丽青春
吴笕筠,长期从事化学及新材料等多方面研究,现任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先进院”)高级工程师、研发中心高级业务经理。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博士毕业后,吴笕筠加入了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及其中试工程技术的武汉先进院,主攻新材料应用技术开发及成果产业化工作。针对湖北省磷、硅资源丰富的产业基础,她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调研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团队一起开发了系列硅基新材料应用技术,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落地开花”。其中,研发的以二氧化硅气凝胶常压干燥制备为代表的系列环保新材料低碳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气凝胶的生产成本。
“作为新时代青年,很荣幸能在科技创新事业中找到自己的路,更应该在服务与奉献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参加工作以来,吴笕筠先后获评“武汉英才”、武汉市“最美岗花”等荣誉称号,“我还将不断攻关探索,在先进功能材料和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为新材料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祝东鑫:让汽车“氢”起来
祝东鑫,2019年加入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车辆工程、软件开发等工作,现任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经理。
2023年,祝东鑫作为项目经理主导氢燃料电池控制器软硬件标准化项目开发,他积极深入研究相关理论文献及前沿技术状态,制定了基于模型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软硬件开发流程体系以及详细的控制策略文档及建立软件模型。为验证产品开发低温可靠性,祝东鑫带领研发团队在零下20摄氏度室外环境做相关系统测试,最终寻找到最佳工作参数及控制策略。
2024年,祝东鑫参与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一体化智能控制器开发项目。作为项目软件开发模块负责人,他参与了一体化控制器软硬件架构设计、电气原理设计、控制策略开发、软件编写及测试,解决了空气路压力流量耦合、电堆内部工作状态辨识等问题,将系统成本下降12%-15%,功率密度提升10%,发动机寿命提升10%,故障率降低50%,动态性能提升50%,为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全面进入平台化、智能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提供了基础。
陈嘉玥:突破“卡脖子”技术助力岚图“出海”
陈嘉玥,2019年加入岚图汽车,从事汽车材料及轻量化相关工作。
担任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总监期间,他始终深耕汽车新材料的开发与整车性能开发前沿技术,在热成形材料、镁合金应用、一体式热冲压、汽车再生材料应用等领域实现了多项“卡脖子”技术的自主突破。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海外市场成为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重点。但欧洲发布了包括全新电池法规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封锁策略。对此,陈嘉玥带领团队率先突破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动力电池再生材料开发应用等技术攻关课题,对欧洲技术封锁形成有效反制,为岚图汽车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岚图品牌获得国内首个汽车行业完整产业链碳足迹证书,实现在电芯再生材料、再生皮革面料及再生铝合金的完整碳足迹核算,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碳足迹核算范本,更在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中发挥关键作用。
刘子龙:填补抛光液产品关键工艺空白
刘子龙,2017年加入鼎龙控股后,着手组建鼎泽新材料研发团队,现任鼎泽新材料总经理。
在担任鼎泽新材料研发团队研发总监期间,刘子龙带领团队建立产品分析表征方法,设计产品配方矩阵,经过数千次实验,最终得到最优配方。
2021年,刘子龙被任命为鼎泽新材料总经理,全面负责项目运营及市场技术推进工作,在已有的清洗液产品取得规模化销售业绩的同时,全面启动新产品抛光液的开发工作,并于同年在客户端完成产品验证,取得首张订单,鼎龙控股集团成功进入集成电路抛光液市场。
2021-2023年,协助集团内兄弟公司开发抛光液核心原材料研磨粒子,成功完成多品类研磨粒子的工程化量产任务。带领团队推进抛光液与清洗液产品进入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厂商原材料供应链,填补了抛光液产品关键工艺空白,在CMP抛光液领域核心供应链自主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完成国产化替代,为解决集成电路材料“卡脖子”难题贡献了力量。
张陈:打造车谷软件产业完整产业链
张陈,加入东软集团从事医疗信息化领域工作多年,现任东软集团副总裁兼华中大区总经理。
自从业以来,张陈先后领导开发了东软第一代PACS系统、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探索了远程医疗商业模式;主持开发了东软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新一代公共卫生系统,进一步扩大了包括ICU、透析、C-BUS在内的临床产品范围,奠定了公司医疗行业核心资产基础。
2024年5月,武汉东软软件园开园,投入运营后,张陈聚焦数据价值化、汽车智能化、医疗健康、软件服务等业务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投入研发,形成软件产业的聚集效应。
“发展软件产业正当时。”张陈说,希望与区内软件上下游企业、汽车主机厂、科研院所、高校携手并进,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打造软件产业全产业链。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金晨 马婧 黄兴亮)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