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1: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鹏宇 通讯员 高纪才 王博
科技融入警务,防控更添效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治理领域的今天,科技与警务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核心引擎。记者7月14日获悉,近年来,濮阳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开州派出所紧跟时代步伐,深耕智慧警务建设,织密全域防控网络,打造精准高效的现代警务体系,为辖区平安筑牢 “智能防线”。
织密 “电子天网”:立体化监控网络筑牢防控根基
“防控漏洞在哪里,科技防线就延伸到哪里。”开州派出所所长李忠伟说,这是推进智慧警务建设的首要原则。针对辖区案件高发区域和治安薄弱环节,派出所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研判,精准定位防控盲区,督导加装 100 余个高清智能摄像头,将商超、学校、龙湖沿岸等重点地段纳入 24 小时动态监控范围,彻底消除治安 “死角”。在此基础上,开州派出所打造 3 个可视化警务室,实现与综合指挥室实时联动。
开州派出所还整合辖区龙湖沿岸 300 余路监控、30 余路人像动态跟踪系统及 11 个智能卡口资源,形成 “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重点部位有值守” 的立体化防控网络。这些 “电子眼” 不仅能实时捕捉异常动态,更能通过智能分析技术预警潜在风险,让警务防控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预防”。
案例故事:1 月 13 日深夜,气温骤降至零下 5℃,开州派出所接报称龙湖附近一男子疑似轻生,但报警人无法提供具体位置。指挥室民警立即调取沿湖监控系统,依托智能轨迹追踪功能,2 分钟内锁定落水者位置。值班民辅警携带救援装备火速驰援,10 分钟即抵达现场将男子成功救起。“若没有精准的监控定位,寒冬深夜的救援可能错过黄金时间。” 参与救援的民警感慨道。
激活“数据大脑”:综合指挥室实现精准调度
走进开州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多块电子屏实时显示辖区监控画面、警情数据和警力分布,这里既是警务工作的 “神经中枢”,更是智慧警务的 “核心大脑”。
为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指挥室接入公安网、视频网和互联网,整合 “濮快搜”“云搜”“情指行一体化平台” 等大数据工具,实现视频追踪、人像比对、车辆轨迹分析等功能 “一键调用”。在巡逻防控中,通过分析历史警情数据,系统可精准预测高发案区域及时段,引导警力 “靶向布防”;在案件侦办中,大数据技术能快速梳理线索,为侦查提供 “全息画像”。
实战检验:4 月 6 日,辖区居民王某某报警称其电动车车标被盗。案件办理队民警通过调取车库及周边监控,结合人像比对技术,迅速锁定周某某有重大嫌疑。连夜审讯后,周某某供述其组织 6 名同伙在 4 个小区盗窃 30 余个车标。依托数据追踪,4 名涉案人员很快到案,案件 3 天内告破。“以往靠人力排查需数周,现在用数据‘导航’,效率提升数十倍。” 办案民警说。
惠及 “民生温度”:平安红利直抵群众身边
智慧警务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中。2025 年上半年,开州派出所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80 余处,借助数据线索破获盗窃案 4 起,助力案件侦办 5 次。数据显示,辖区警情总数同比下降 15.8%,无效警情下降 34.8%,纠纷类警情下降 35.9%,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群众心声:7月1日,在某小区的警民恳谈会上,居民李先生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现在小区监控全覆盖,外人随便进出、小偷小摸的事没了,民警出警又快,住着踏实!” 居民王先生则分享了亲身经历:他不慎遗失存储重要资料的手机,民警通过智慧警务追踪手机移动轨迹,2 小时内帮其找回。“原以为找不回来了,没想到科技这么管用!”
“智慧警务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守护民生的温暖防线。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拓展应用场景,让智能化、精细化警务成为平安建设的‘硬核支撑’,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濮阳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局长惠先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