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劳动模范田习姣:自己干好后再教别人,一同努力干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31:00    

4月28日,湖北省仙桃市心怡家庭农场主、植保农艺师田习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心怡家庭农场位于陈场镇依湾村,经营面积520亩,主要种植葡萄、桃、梨等各类优质水果。从下岗女工到农场主,田习姣付出的努力要比一般人多得多。

心怡家庭农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创业之初田习姣不懂技术,栽培、浇水、施肥、防病各个环节,她一点一滴地学,一件件琢磨;2007年的一场水灾,农场绝产,面临巨额债务,她咬牙挺着,独自开面包车送货卸货,还清欠款;她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立创新工作室,引进智能控制系统,农场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农场步入正轨后,她又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5月1日,被问及什么是劳动者精神时,她说:“先自己努力干,一定干好,干好了再教别人怎么干,然后和大家一起努力干。”

下岗女工创业种果树

1993年中专毕业,18岁的田习姣被分配到仙桃市陈场镇供销社,成为一名统计员。朝九晚五,按时发饷,安稳度过6年后,田习姣下岗了。

田习姣说,1999年下岗时,女儿才一岁。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出门见人。在丈夫的劝说下,她慢慢重拾信心。

田习姣用3000元“买断费”在镇上开了一家童装店。正当生意有起色时,变故又来了:女儿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无奈之下,她关掉了童装店。

“都是生活推着人往前走。”田习姣说,1999年的一天,她和丈夫女儿回依湾村老家时发现,村民外出务工,田没人种,荒了。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承包撂荒田,种植果树。

田习姣介绍,丈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种果树的想法得到了丈夫支持,她承包了依湾村40亩撂荒田。彼时猕猴桃卖得贵,她在地里种上了猕猴桃树。

从未下过田的田习姣,时常半夜起来锄草,白天又去医院照顾女儿。劳累烙在了她的手上。上游新闻记者看见,田习姣的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老茧。她说:“这个茧种猕猴桃时就有了,先是血泡,血泡破了就成了茧。”

猕猴桃采收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田习姣介绍,到了2000年8月,她哭得一塌糊涂。树枝上只有零星几个果,摘下来一尝,又涩又酸。

“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头脑发热,完全不懂技术,想当然就开始了。”田习姣说,2001年,她决定种桃树。她啃书本,向当地种植户学,到外地取经,向华农、省农科院果蔬所的专家请教;栽培、浇水、施肥、防病等各个环节,一点一滴地学,一件件琢磨,一样样钻研,边学边试。

田习姣说,桃树种下后的第三年,她获得了大丰收,周边超市纷纷提前预订。她算了个账,平均下来,她一个人一年能赚近两万元。“我老公在镇上上班,收入稳定,那个时候他一年工资不吃不喝也就一万块钱。”

从还不上贷款到打翻身仗

田习姣说,桃树只有五六年的丰产期。2006年,她决定种葡萄。为此,她在银行贷款90万元。

田习姣摸索出了适合江汉平原地区的葡萄种植办法,她将自己摸索的种植办法命名为“三膜覆盖栽培法”——薄膜覆盖、壮苗、调节采摘时间、防止冻害。2007年6月中旬,看着枝头上一串串葡萄,田习姣喜上眉梢。此方法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田习姣回忆,2007年夏季,洪水从四面八方涌进果园,她调来四台抽水机抽水,但水还是在一点点上涨。“我看着抽水机抽得冒烟,地里的水不但不下降,还在涨。那种滋味,像是有人拿把刀在我心里割来割去。”

洪水褪去后,葡萄绝产。田习姣说,贷款还款在即。为了麻痹自己,她天天待在地里,拿着工具劳作。她反复思考着:还能不能继续干下去?不干,贷款可能还不上;干了,才有可能还上。已没有退路的她,去银行办了展期。又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了个遍,继续种葡萄。

2008年,田习姣迎来了大丰收。她说,每天能卖出3000多斤葡萄。她每天一大早独自开着手动挡五菱面包车去送货,卸货时也是一个人,丝毫感不到累。“有一次超市的一个男同志来帮我搬,他看到我一次搬两筐,他也来搬两筐却搬不动,笑着说:一个男的还不如女的。其实我心里知道,我只有卖命地做,才能还清欠款。”

田习姣葡萄园迎来大丰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08年11月,田习姣还清了90万元银行贷款,还清了亲朋好友的欠款。她说,那一刻,她体会到了“无债一身轻”的滋味。

2009年,田习姣果园种植面积达到100亩;2013年,扩大到500亩;2014年,田习姣申请注册了“仙桃市心怡家庭农场”,成为湖北省葡萄种植的试验示范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吃过没技术的亏,尝到了有技术的甜,田习姣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2015年,田习姣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田习姣创新工作室”。

仙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内外的很多果蔬专家成了工作室的常客,葡萄种植的最前沿信息、技术在这里汇集,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在这里落地、试种,原始数据、第一手资料从这里生成、发出。

2018年,田习姣投资50多万元引进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水、肥“按需”施用,定量配给,并根据墒情、土壤营养状况调节灌浇流量,自动操作,高效、省工、省料,无浪费。

田习姣介绍,过去浇一遍地,撒一道肥,得好几天,费工费时。现在,通过这套系统,只需一键操作,不用下田,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

葡萄种植步入正轨后,田习姣又种梨子,又种柑橘。

田习姣说,种上桃子和柑橘后有效延长休闲采摘、乡村游“保鲜期”,弥补这一季节的市场空白。慢慢地,“葡萄园”成了“四季果园”,春可赏花、夏秋冬品果。一年四季都有人来。

上述负责人说,2019年,心怡农场入选全省50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5月,心怡家庭农场生产的葡萄获得“绿色食品”证书。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化、自动化、标准化,田习姣的成果,让科研院所的专家们都惊叹不已。该农场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现如今,心怡农场建成了13000多平方米的葡萄长廊、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葡萄酒酿制坊等,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心怡农场一角。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带动乡亲一同致富

在推进水果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同时,田习姣带动了村民致富。

70多岁的杨代章自己种了6亩多地,农闲时,他就会骑上电动车来到心怡农场干活,疏沟、培垄、搭棚、剪枝样样精通。他说,每年田习姣给他发三四万元的工资,在农场做事,他很安心,家里和地里都能顾上。

依湾村69岁的杨友英,是心怡农场的“老员工”。她说:“年纪大了,在外面不好找事做,在这里做事一边做一边和乡亲拉家常,也不算累,还减轻了小孩的负担。”

陈场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附近村民有愿意来心怡农场干活的,田习姣来者不拒。做一两天也行,做一两个月也可以,长期做也行。据不完全统计,来农场干活的村民每年有4000人次,田习姣每年给村民发的工资约50万元。每到传统节日,农场还会发粽子、咸蛋、月饼。在田习姣的带动和影响下,陈场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农庄21个,流转土地1230多亩。

田习姣说,附近农庄种植时遇上了难题,她都会赶去帮忙,丰收季她还会帮忙找销路。她不担心,别的农庄会抢她的生意。“蛋糕是越做越大的,他们都做起来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陈场买果子,我还会愁销路吗?”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田习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田习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5月1日,谈及获得的荣誉时,田习姣说:“我一个种田的,没想到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太激动了。去人民大会堂的前一个晚上,我一直睡不着觉。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选我?什么是劳动者精神?我的理解是:先自己努力干,一定要干好,干好了就会有人来学,然后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给他们,大家一起干。”

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通讯员 康亚玲

相关文章
全国劳动模范田习姣:自己干好后再教别人,一同努力干好
2025-05-01 17:31:00
五一游玩攻略!承包你的快乐,速戳
2025-05-01 11:26:00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网约车司机、车队长原永辉 用诚心换乘客舒心
2025-04-30 07:42:00
有梦想,来福田⑰技能人才看过来!个人最高50万元补贴速来领
2025-04-30 00:16:00
6家乳企披露2024年业绩报 一乳企营收超70亿
2025-04-29 1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