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抗诉什么是上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23:44:38    

上诉和抗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两种不同的法律行为,它们在主体、法律后果、提出时间和审理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

上诉

定义:上诉是指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和近亲属,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行为。

主体:上诉的主体包括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

理由: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即可提起。

方式:上诉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法律后果: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有可能开庭审理,也有可能不开庭审理。上诉不会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则不受此限制。

抗诉

定义:抗诉是指法律授权特定的机关(主要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对认定有错误的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定程序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和裁判原案的一种诉讼活动。

主体:有权抗诉的主体主要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理由: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方式:抗诉应当提交抗诉书,不能采用口头形式。

法律后果:二审法院对抗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抗诉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总结:

上诉是当事人对未生效判决或裁定不服,要求上一级法院重新审判的行为,主体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不需要理由,可以采用书状或口头形式。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生效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行为,主体为人民检察院,必须有充分理由,必须提交抗诉书。

建议:

当事人应充分了解上诉和抗诉的区别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抗诉权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司法公正。

相关文章
国资委冶金机关服务中心原主任段广平一审被判11年
2025-04-17 11:11:00
中信集团一副总经理因受贿被公诉
2025-04-14 14:23:00
女友拒赴男方家过年遭捅刺!男子获刑四年三个月
2025-04-14 13:15:00
21岁女子醉酒被送酒店,两男子先后实施性侵获刑,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2025-04-08 18:07:00
刘晓庆,获赔69.5万!
2025-03-31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