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3 09:54:59
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时,曾发起「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在103条海选口号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最终全票当选为十大观念之首。这条如今家喻户晓的口号,当初提出时经历了一波三折。
提到这个口号,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香港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者——袁庚。
袁庚(1917—2016)原名欧阳汝山,先后参加抗日、解放战争和奔赴越南援战。1978年袁庚出任交通部下属的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并在此后开始大力推动蛇口工业区的建设。1993年3月,袁庚卸任蛇口工业区总指挥。
1979 年,袁庚在宝安县南头半岛的蛇口,创建全国第一个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图片:《袁庚传奇》)
1978 年 6 月,袁庚 61 岁那年,受交通部部长叶飞委派,赴香港招商局进行调研。8 月中旬,袁庚返京,代交通部党组起草了一份《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告,经交通部党组讨论,10 月 9 日上报党中央和国务院。这份报告的核心,其实只有三个字—— 「变则通」。
就职典礼上,袁庚畅谈理想。(图片:《袁庚传奇》)
《袁庚传奇》(香港中和出版)里提到,招商局建立蛇口工业区的意图和计划,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层的支持:
1979年1 月 31 日,大年初四上午 10 时,袁庚随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走进中南海李先念办公室。李先念正在与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交流,立即听取了袁庚的汇报。袁庚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香港地图摊开来说:「我们想请中央大力支持,在宝安县的蛇口划出一块地段,作为招商局工业区用地。」李先念顺着袁庚手指的移动,目光落在西北角上广东省宝安县新安地界上说:「给你一块地也可以。」他接过袁庚从办公桌笔筒里抽出来的铅笔,在宝安县南头半岛的根部,划了两根线条:「就给你这个半岛吧!」
这一划,足有 30 多平方公里大。袁庚考虑到资金压力,参照境外工业区的规模,只要了南头半岛南端的蛇口,面积 2 平方公里多一点,后来袁庚多次在口头上说是 2.14 平方公里。
这幅香港地图上,南头半岛北端李先念所画的铅笔线条,至今清晰可见。(图片:《袁庚传奇》)
此后,关于深圳改革开放的故事,在这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谱写。
1979 年 7 月 2 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轰隆隆的开山炮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蛇口这一声炮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幕,是在深圳蛇口,一个籍籍无名的海滨小镇拉开的。
袁庚想不到的是,在蛇口的生活比预计的还要艰苦。生活困难可以设法克服,政治风险却很难躲避。1979 年 5 月 1 日,交通部有一副部长莅临香港招商局视察,随后袁庚邀请他去蛇口看看,他说「荒山野岭有甚么看头?」在蛇口看了 15 分钟,他急切地赶回香港,突击检查袁庚的住处。在北京,交通部机关内疯传袁庚被资本主义腐蚀了,在香港拥有豪华别墅。副部长到袁庚家一看,不过是租住的两室公寓,公寓的名称那真是「高大上」——「伊丽莎白」。
——摘自《袁庚传奇》
袁庚和那些来到蛇口的建设者们,需要在一片荒郊野岭开凿出一个未来引擎轰隆的工业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袁庚(前排左一)在蛇口的开工典礼现场,中间者为许智明。(图片:《袁庚传奇》)
1980 年 3 月间,在从香港横过深圳湾到蛇口的招商局海燕 8 号船上,袁庚草拟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四句口号。一星期后,一块三合板用红漆写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两句话,竪立在指挥部几栋楼房前。可是两三天后,三合板被当地农民拆掉当柴火烧了。11 月底,在蛇口最热闹的商业街,竪起一块一人多高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引起蛇口人的关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图片:《袁庚传奇》)
80年代早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走得还有一些反复,这个标语牌曾被人说是资本主义的口号,几度被撤下。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一行视察蛇口工业区。关于这个标语牌,还有一段故事:
在得知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区的头一天,袁庚在香港忙到下午 4时才赶回蛇口,检查原先布置的各项接待工作的落实情况,向相关人员做了些交代,然后布置一项特殊任务:交代顾问许智明与工业区办公室副主任余为平通知工程公司连夜加班,在深圳市区拐进蛇口的必经之路上埋水泥柱子,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做成大幅标语牌挂上去。袁庚说:「我要让首长路过时看到这个标语牌。」
管委会成员猜他哪根神经搭错了线,是不是真疯了?一条有争议性的口号藏都来不及,你还亮出去?许智明希望他还是慎重一点,风险太大,万一……袁庚打断他的话:「没有万一,有万一也要干。」
第二天一早,标语牌矗立在进入蛇口的路口。
1984 年 1 月 26 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同志一行视察蛇口工业区。在工业区办公大楼门前,袁庚发表了极其简短的欢迎辞,随即提出请求首长与全体接待人员合影留念,小平微笑着答应了。趁着大家排队的时候,袁庚有意安排刘清林、郭日凤、许智明三位退下来的老将向前与小平握手问候,让摄影师为他们分别拍照,三个老同志那一瞬间凝固成他们各自人生相册里的永恒。在工业区办公大楼 7 楼会议室,袁庚向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汇报 4 年来蛇口工业区所取得的成绩,并适时地向邓小平介绍年轻的党委副书记乔胜利。
小平笑了,兴致很高:「怎么,去看一看吧?」
袁庚大胆地请示:「小平同志,请再给我 5 分钟。」
小平点点头:「没关系,等会儿再看。」
袁庚一讲就是 20 分钟。最后,抛弃一切顾忌说:「小平同志,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知这提法对不对?」
在全场的百多人突然屏住呼吸,寂静无声中,小平同志的小女儿毛毛说:「哦,我们进来的路上看到了,是块标语牌上写的。」
小平充分肯定道:「对!」
袁庚终于舒了口气,感到欣慰。
——摘自《袁庚传奇》
年轻人在标语牌前合影(图片:《袁庚传奇》)
1984 年 10 月 1 日,首都举行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一辆船型彩车,载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日后,有媒体评述国庆游行说,这个口号引起的反响,仅次于北大师生打出的口号「小平,您好!」
蛇口工业区制作的迎国庆彩车(图片:《袁庚传奇》)
袁庚一生的最高潮,在深圳蛇口。是袁庚,成就了蛇口,蛇口也成就了他,袁庚和蛇口,都成了改革开放的一个标本。
《袁庚传奇》这本书,是独立纪录片导演与制片人、作家涂俏,历时16年深入采访,汇集一手资料写成的。从袁庚出生写起,从他加入东江纵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担任东纵驻港办事处主任,从被调往中央军情部受训到出任中国驻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从赴港参与招商局的领导工作,到担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总指挥,在蛇口进行改革开放的实验,创造了「蛇口模式」,直到99岁在蛇口逝世。书中汇集了无数个有关袁庚生命印记的重要细节,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袁庚敢想敢干,披荆斩棘的人生历程,并以宏观的视野,再现时代变迁。
《袁庚传奇》
涂俏 著
香港中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