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1:41:06
前言:在1953 年的冬天,北京的一间普通民房里,有位名叫付玉芳的女子,她气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紧紧拉住丈夫的手,用那气若游丝般的声音,在丈夫耳边轻声说道:“在我心底,一直藏着一个,藏着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我真正的名字,其实不叫付玉芳,而是额尔德特·文秀。”女子的丈夫刘振东大惊,“你难道就是末代皇妃?”付玉芳艰难地轻点了下头,说道:“末代皇妃这四个字,就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在我身上压了一辈子啊。现在,我终于能如释重负了。”女人说完这几句话后,便断了气。
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秀,于 1909 年 12 月 20 日,降生于北平方家胡同西直门府邸。她学名付玉芳,乃蒙古族人士。想当年,清朝顺治元年乃是 1644 年,其祖上追随多尔袭入关。依着当年八旗的分配,便定居于北京安定门内,世代皆有人入朝为官。如此一来,文秀的出身,便可称得上是贵族了。
然而,她出生之际,这时的清王朝已然是风雨飘摇、穷途末路了。1912 年 2 月 12 日,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终究是倒台了。那时,年仅六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当年,隆裕皇太后与袁世凯签订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的优待条件以及优待皇室条件。在这文件当中规定,清朝皇室,包括溥仪等人,依旧可以居住在皇宫,并且每年还能领取四百万两的补助,用作日常开销。
1921 年年初,文秀刚过 11 岁,皇宫便传来要为已然退位的皇帝溥仪择选皇后的消息。文秀的祖上乃是入了八旗的蒙古贵族,因而符合选秀的条件。这一日,文秀的五叔便前来与其母亲说事,商量着让文秀去参加选秀。昔日清宫里选秀,皆是要各个大臣的女儿亲自走到皇帝跟前,由皇帝进行挑选。可在这个时期,已有了照相技术,也就无需那般麻烦,让女子们再前往皇宫面见皇帝了。于是,每家参与选秀的女子,往皇宫里送一张照片即可。而文秀的母亲并不太想让女儿参加选秀,却又觉得无法拒绝,想着送一张照片也未必能选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就选了一张极为普通的照片,交给了文秀的五叔,让他送入皇宫。不过,当年的照相技术,可谓是像素很低。即便长得再不济,只要上相,这照片上看着也还过得去。
客观来讲,文秀的长相着实很一般,不能说丑,但绝对算不上漂亮。就是这么一个相貌普通的女子,她之所以能被溥仪相中,除了得益于当年照相技术像素不高之外,还有一点,便是她的照片比较自然。溥仪看着照片上的众女子,个个皆是花了心思的,看多了便感觉这些女子长得都颇为相似,没啥特点。于是,他就随意地选了一张,并且还在选出来的那张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对长辈们说道:“好了,就选这个女子做皇后吧。”被选中的那个女子便是文秀。
当时,端康皇太妃看见照片上的女孩,一脸嫌弃,说道:“这女子长得也并不漂亮,根本无法担当国母之位。你不能选她为皇后,否则别人会以为,我们大清朝就没有端庄秀丽的女子了。”于是,溥仪就选择了另一张照片。那照片上的女子长着一张鹅蛋脸,还有一双漂亮的桃花眼,有一种极为吸引人的美。他说:“好吧,就选她吧。”这一次被选中的女孩叫婉容。就这样,婉容被定为了皇后,文秀最终被定为了皇妃。
1922 年 10 月 30 日,文秀进宫成为了妃子,那时她刚满 18 周岁,而她的丈夫溥仪也才刚满 16 岁。在现在,他们可都没到法定结婚的年龄呢!于是,文秀进宫后就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这长春宫可不简单,曾经是慈禧太后住了 23 年的地方,里面装修得那叫一个华丽,陈设也是精美无比。可纹绣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自从入宫以后,溥仪对她很是冷淡。反而对学问高、又漂亮的皇后婉容更为亲近。
溥仪一开始只是冷淡她,或许心里还觉得对她有些愧疚,于是就给她请了名师,教她英语和四书五经。文秀冰雪聪明,自幼就喜欢读书写字,在深宫中的这几年,她从书本中受益颇多,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冯玉祥逼宫的事件。1924 年 11 月 5 日,冯玉祥派兵赶到紫禁城,将溥仪和住在皇宫里的所有皇妃、皇太妃全都赶出了皇宫。
1925 年 3 月 5 日,文秀跟着溥仪到天津居住。在这段日子里,他们住的地方是日租界。溥仪对说话不算数的民国政府很不满意,就和日本人有了过多的来往,希望借助他们的势力恢复清朝的霸业。日本人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想通过溥仪建立一个伪满政权,就是想利用溥仪这个傀儡皇帝,进一步殖民中国。
不过面对外敌入侵,文秀可不愿意跟日本人勾结。于是她便对溥仪说:“日本人凶残无比,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屠杀了不少俄国平民。咱们绝对不能引狼入室啊,否则后果会极其悲惨的。”她希望溥仪能少跟日本人来往,可溥仪根本就听不进去。最终,溥仪选择做日本人的傀儡,而且对文秀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他认为文秀是在干涉他的内政,平时就不怎么待见她,现在就更加反感了。再加上醋坛子婉容的煽风点火,这让溥仪更加瞧不上文秀,动辄对她就是打骂凌辱。
文秀见溥仪和婉容更加亲近,自己就像个局外人。这个男人连一句忠言都听不进去,想到这儿,文秀感到心寒不已。她不愿意跟着溥仪一起背负卖国的罪名,丈夫的冷酷无情、婚内的不自由、婉容对她的刁难,这些都让文秀感到生活十分压抑。
终于,在 1931 年的时候,她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和溥仪离婚。当文秀把这个想法告诉溥仪后,溥仪却坚决不同意。尽管他不喜欢这个妻子,但是自己好歹也当过皇帝呀,他怎么能容忍妻子跟自己提出离婚呢?就算是离婚,那也得是自己提出来。他一个深闺中的女人,有什么资格跟自己离婚呢?这说出去以后,自己的颜面往哪儿搁呀!于是,溥仪怒气冲冲地对她说:“你胡闹!要想跟我离婚,这辈子是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可以离婚,你以后也不能再嫁!”
但文秀毕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见眼前这个男人根本就不通情理,便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心里打定主意要离开他。一时间,又有什么办法呢?就在文秀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的一个远房表姐来看她。表姐见她一脸的愁容,便问:“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反倒愁眉不展呢?趁着这天气,咱们出去走走吧!你有什么烦恼尽管跟我说说。”于是,文秀便将入宫以来的苦恼苦楚,一股脑儿地都说给了表姐听。后来,又把想要跟溥仪离婚的事也告诉了表姐。
可表姐听完之后却很轻松地说:“嗨,我还当什么大不了的仇人事呢!其实挺简单的,你应该请个律师写个状子。现在讲究男女平等,讲究婚姻自由。你就控告他虐待妻子,同他离婚之后向他索要赡养费。”文秀苦恼地说:“可是我现在连出门都出不去,又怎么能够去请律师呢?他现在对我就像是防贼一样,生怕我一去就不复返了。”表姐也是绞尽脑汁,帮她想了一个主意。两人最后大摇大摆地出了公馆的大门,跟公馆里的下人说要去外边逛街,一个小时之后就回来。
出了公馆的大门之后,两人就找了一个旅馆住了下来。后来,两人找到了一个律师,让律师帮忙写了一份诉状,然后将溥仪告上了法庭。
那是 1931 年的八月份,文秀向溥仪提出了离婚。当时,尽管溥仪将此事按压着,不想让外界人知晓,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呀,这消息还是像风一般传了出去。此消息一出,立马轰动了满清遗老和宗室成员,就连文秀娘家那边的远房表哥也坐不住了,他写信指责文秀,还将这封信登在了报纸上,公开谴责了堂妹。信中的大致内容是:我听说你要跟皇帝离婚,实在是无比惊讶。这样的事情,岂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做出来的?我们家受清皇室厚恩已有 200 余年,我们的祖宗也曾四代官至一品。而且我听说皇帝殿下并未虐待过你,就算他曾经虐待过你,你也应该忍着,以报皇室的恩德。然而,如今的你,竟然做出如此糊涂之事,简直荒谬!
文秀看到这封信后,也回了一封。她这般说道:我和兄长可不一样,我们的父亲并非同一个祖宗,我们平时也没什么往来。我入宫九年,都没见过兄长一面。今天你竟然跟我说我们是至亲,言外之意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这还没完呢,文秀接着写道:你居然不顾刑法第 299 条以及 325 条的规定,在各大报纸上,公然叫妹妹忍耐等死,又公然诽谤妹妹。如此大的勇气和魄力,妹妹我着实佩服。妹妹我独居九年,从未享受过公平的待遇。我曾经查过民国宪法第六条,民国国民无论男女、种族、宗教,都没有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都是平等的。如今我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我要委托律师商榷,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我的族内兄长竟然一再污蔑我,居然说我逃亡离异、诈骗钱财。我奉劝兄长没事的时候多读读法律,以免日后触犯民国法律。
文秀这封义正言辞的回信,以及她和溥仪离婚的坚决态度,在传开之后,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皇妃革命”。在那个时代,女人离婚那是极为困难的,更何况是皇妃,所以离婚更是难上加难。她的娘家人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态度,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支持她,她的妹妹文山还是很支持她的,也是家族里唯一一个支持她和溥仪离婚的人。
这场离婚拉锯战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月,溥仪总觉得这件事对她是一个奇耻大辱,因此她对文秀恨之入骨。以至于文秀后来提出的离婚条件,她一概不答应。溥仪心想:你既然能够找到律师,那么行,我也找个律师。于是,她也找了个律师,让律师去做文秀的工作,让她撤销离婚诉讼,并承诺说,如果文秀撤销了对她的离婚诉讼,那么她就会改变之前对她冷淡的态度。
然而,嫁给溥仪这么多年,文秀很清楚她的为人。溥仪如今所说的话,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面子得以挽回而已。但目前的情况是,文秀已经被娱乐八卦推上了风口浪尖,她是绝对不能回头的。
接着,为了能够早日摆脱这桩不幸的婚姻,文秀甚至将溥仪不能行夫妻之事的事情也给宣扬了出去。这里得科普一下,这溥仪确实是性无能,主要是归功于小时候,她被那些太监和宫女给玩坏了。
哎,一个男人的隐私,居然被外人知道了,这本就是一件奇耻大辱,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曾经做过大清帝国的皇帝,这更让溥仪觉得没脸见人了。于是,她就不再坚持不离婚了,只希望这场官司能够早点结束。
而其实他们两人的离婚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钱上达成共识。但是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它也复杂。溥仪不舍得给文秀赔偿那么多赡养费,文秀这边也杠上了,赡养费你必须得赔偿我,如果你不赔偿我的话,行,那咱们就一直拉锯着,看看这到底是谁丢脸。双方就进行了友好的讨价还价。最终,溥仪同意支付给她 5 万 5 千块的抚养费,同时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跟我离婚以后你不得改嫁。而文秀为了早点摆脱她,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 1931 年 10 月 22 日,在天津的一家律师事务所里,文秀和溥仪终于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后来谱仪在他的回忆录里边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干了两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第一件就是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成了日本人的走狗,第二个就是答应了淑妃文秀的离婚要求,妃子提出离婚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因为老祖宗没有这个规矩,也不容许,但是我还是答应了,我在他请求离婚的信上签了字,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皇帝离婚第一案,
文秀离开后便回到了北京,可这时她的母亲已然离世,与之亲近之人也仅剩下妹妹文山了。虽说生活已大不如前,但文秀却丝毫不后悔。为与过去彻底告别,她恢复了曾用过的学名,叫做付玉芳。在妹妹文山的介绍下,文秀于府右街的一家私立小学,担任语文和美术老师。似乎新生活已然开始,她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笑容。她喜爱与孩子们在一起,而学生们也非常喜欢她。她学识渊博,年轻嗓音清亮,画画也画得很好,学生们都喜爱上她的美术课与语文课,这让文秀感受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与快乐。
然而,这样快乐的日子她并没有享受多久。很快,有人认出了她的身份,于是除了本校之人,每天还有许多人围在学校门口,好奇地窥探这位没落的皇妃。若是仅有些平民倒也无妨,后来竟出现了许多报社记者,这让文秀的生活过得十分狼狈。为让自己重新回到宁静的生活环境中,文秀不得不辞职离开小学。
其实当年那五万块钱根本就不够生活许久,很快便被她用完了。这下没钱了,又失业了,文秀只好搬到柳海胡同的四合院里隐居起来。可即便隐居了,也不得安宁,常有前来求婚的,也有前来骚扰的。那时文秀才刚二十四岁,正是青春好年华,于是她对那些骚扰的人说,自己会恪守永远不再嫁的约定,将所有人都打发了回去。
在没有钱又没找到合适工作的时候,文秀就开始变卖自己的首饰珠宝。这样的日子又挨了四年。直到后来,连最后一件珠宝首饰都卖了,她只好又重新换了个便宜的住所。
文秀后来找了许多手工活去做,她糊过纸盒,卖过香烟,甚至还做过抹地砖的泥瓦匠等粗活。再后来抗日胜利了,社会人民的思想也都解放了。文秀不再坚持履行不再嫁的约定,她决定为自己的余生着想。
也就在这时,国军军官刘振东闯入了她的生活。刘振东当年已四十多岁,尚未结婚。初期,文秀与他相处时有些犹豫。毕竟溥仪在她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她不能确定自己再婚是否明智。但与刘振东相处五个月后,她被刘振东的细心体贴以及在感情上的专一打动了。就这样,两人在北平结婚。他们将婚礼放在著名的东兴楼举行,婚礼十分隆重,豪华的菜肴摆了十桌。
结婚以后,刘振东又将二十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给文秀用,还在住所附近开了一个小平板车行,以租赁平板车为生。直到这时,文秀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婚姻带给她的幸福和甜蜜。她一心一意地守在刘振东身边,平时看书作画,日子过得很安宁。
两人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甜蜜的时光。那时文秀经常做时髦的卷发,穿上漂亮的旗袍,挽着刘振东的胳膊一起去戏园子里听戏。听完戏,两人就一起找个小饭馆吃饭。文秀从未对他说起过自己从前的经历,以至于刘振东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老婆,原来是大清的末代皇妃。
就这样平淡而又平静、甜蜜的日子两人只过了两年。后来局势动荡,导致刘振东的车行也破产了。于是他们决定要到南方去。可是这想法还未付诸实践,整个北平城就被包围了起来。
文秀平静地对刘振东说,不管怎么样,只要两人在一起就好。刘振东后来也向政府交代了自己的历史问题,因他表现良好,很快在东北西城区的保洁队找到了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也能维持平静的生活。
于是,文秀和刘振东两人在一间十平米的小屋子里,过着清贫的日子。文秀自行打理家务,买菜烧饭。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两人的感情虽然很好,但是文秀却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有一天,她在家里收拾屋子时,突然晕了过去。后来慢慢醒了过来,但那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她觉得是时候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丈夫了,于是便有了本案开头的那一幕。
不得不说,末代皇妃的一生是悲凉的。不过她好在后来坚持自己的主张,成功地与皇帝离了婚。虽说后来幸福的日子过得很有限,但也算是完成了她想要追求自由的心愿。不然的话,她可能会死不瞑目。
其实相对于末代皇后婉容来说,文秀的结局是非常不错的。婉容虽曾受到过溥仪的宠爱,但他们之间的婚姻也是无性婚姻。婉容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在这场婚姻里她是彻彻底底的牺牲品。后来她本人又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据说勾结了一个侍卫,而且还生了一个女婴。她的孩子刚刚落地就被溥仪扔进了锅炉里。再后来溥仪欺骗她说孩子给了她哥哥抚养。可怜的她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早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