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9 08:21:31
四气两尘是微型环境监测站最常见的监测项目,其中四气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臭氧(O3)四种:
(1)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是合成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
(应用场景/人为源:主要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80%由汽车排出,此外还有森林火灾、农业废弃物焚烧。天然源:甲烷转化、海水中CO挥发、植物排放物转化、植物叶绿素的光解)。
(2)二氧化氮(NO₂)是一种棕红色,又称过氧化氮
(应用场景/人为源: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中2/3来自于汽车等流动源的排放。天然源:主要为生物源,如生物体腐烂)。
(3)二氧化硫(SO2)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应用场景/人为源:冶炼过程、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橡胶轮胎生产企业、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油的工业锅炉、炉灶等都排放SO2烟气。天然源:火山爆发)。
(4)臭氧(O₃)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₂)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呈淡蓝色气体。
(应用场景/有利面: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漂白饮用水,食品加工,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负面: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石油化工和火力发电等工业污染源排放及饮食、印刷、房地产等行业的污染源排放等)
两尘是指PM2.5和PM10:
(1) PM2.5: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PM10: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国家环保总局1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