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2:27:38
这类案件通常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例如轻微的盗窃、故意伤害(轻伤)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谅解,并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那么其取保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通常较小,且犯罪嫌疑人往往没有预谋和恶意。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并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那么其取保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高。
在经济犯罪案件中,特别是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样的案件,涉及众多人员。其中,一些非核心人员可能只是被卷入其中,并没有直接参与犯罪活动或只起到了次要作用。如果这类人员能够积极配合调查、退还违法所得,并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那么他们取保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类刑罚相对较轻,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较低,因此可以取保候审。
即使可能判处的刑罚较重,但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也可以取保候审。
这类人群由于身体或家庭原因,羁押可能会对其造成极大困难,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因此可以取保候审。
当案件在规定的羁押期限内无法办结,但又需要继续侦查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况比较广泛,但具体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机关的判断来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