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格律诗的书写入门知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7:30:47    

诗词格律学习 06 平仄与律句

平仄

诗歌里面分平仄,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仄的对立,实质上就是高低调和长短调的对立。

由于平、上、去、入四声不同的发音特点,当不同声调的音节在诗句中有规则地交替或重复时,诗句就有了一种音韵美,会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永明体的诗歌是诗歌格律化的开始,把平、上、去、入四声引到诗歌创作里来。

《陆厥传》:“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尽管汉字有四声的变化,在诗歌创作里,却不是分四声,而重点分平仄,就是分两类,又加以一点合并,就是平声还是平,上去入就是仄。

八病(指五言诗)

平头: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

上尾:上句第五字下句第五字同声调,但押韵者除外。

蜂腰:指第二字和第四字同声调。

鹤膝:指上一联与下一联首句的末字同声调。

上一联就是两句,就是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最末一个字同声调,这也是后来常有的,所以鹤膝这种做法在格律诗里不成立。

大韵:是与韵相犯,一联中有与韵同音者。

小韵:指除韵外,一联中有相犯同音者。

旁纽: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

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以上就是所谓的八病,但是现在写格律诗并不考虑这八病,现在我们讲平仄。

格律诗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平仄、押韵,如果到了律诗的部分,还加上一个对仗。

音韵格律最主要的就是这三点:押韵、平仄和对仗。这是最基本的,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律句

律句中最基本的句型就是这四个: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前两句是一联,后两句又是一联,组成不同的形式。

王力先生指出: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尽管强调的只分平仄,但是第二字与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也就是说,在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中要尽可能用不同的仄声,不能都用去声,也不能都用上声,也不能都用入声,这两个字在仄声里,应该分别上去入。

七言的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的基本句型,也很简单,就是五言句型的基础上,仄仄前面加平平,平平前面加仄仄,就自动变成七言的基本律句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所以,基本律句就这四个,变来变去,在律句中只有这四个基本句型,其他都是它的变化而来。

王力先生总结两句话: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相反的)。

另外,王力先生引入一个叫准律句的概念。

两种准律句: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准律句就相当于律句,本身严格来讲是律句的一种变体,是律句的一种拗救。

准律句是由另外一种律句变化而来,就是由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型变化而来。

平平平仄仄,第三第四个字交替位置,就出现了平平仄平仄这种情况,七言呢,前面就加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所以,基本句型可以看成四个律句,也可以看成五个律句,第五种实际上是第三种变化而来。

为什么也把它看成准律句呢?

因为在格律诗里,第七句多半用这种句型,它用这种句型的频率超过了正格,所以应该看成一个准律句。

准律句运用的例子: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关文章
菲柯尔集成灶售后24小时联系方式维修查询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2 10:10:01
太标太阳能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4-22 10:09:32
华佳壁挂炉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2 10:08:08
卡麦保险柜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2 10:07:21
瑞典燃气灶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2 10:01:20